过去三十年,我看到了非常多企业的生老病死,总结出一个规律,如果一个企业要持续成功,是非常难的一件事,万千因素之外,我认为有两个因素变得越来越重要,那就是战略和组织能力。用一个十分简单的公式表达就是:
其中,战略代表正确的发展方向,而组织能力意味着将正确的战略落地执行。
先看战略。正确的战略,就是指洞察和拥抱重要的趋势,把公司有限的资源专注在高成长、高获利空间。
对的战略对于一家企业有多重要?亚马逊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。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:为什么投资者会给亚马逊这么高的市值和期待?2015年之前它甚至都没有盈利。
他们都做了什么?先从自营图书起家,发挥互联网长尾效应,颠覆了线下书店;接着增加品类,从卖书到卖其他标品,提供给用户更多品类;接下来前往其他国家发展业务,不断寻找更多的成长空间;再接下来,亚马逊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开放平台,不只自营,也卖别人的东西;当它发现传统的线下店没有电商能力,就开始做物流,做AWS,广告系统……打造toB能力;再后来,发布Kindle,开始出售高毛利的虚拟产品,电子书、音乐、电视剧等等,随后切入智能硬件;最后用线上技术改造线下零售。
我们会发现,贝索斯的战略每一步都踩在了点上,让亚马逊能不断抓住一波又一波高成长的获利空间,这是这家世界级巨头成功的要素之一。而也有一些公司因为战略错了,方向不对,越努力可能越快告别时代,比如诺基亚等等,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。
问题来了,我们如何制定好自己的战略。分析一系列公司的战略转变,我们能发现,寻找未来的获利成长空间有迹可循,可以这三个角度出发:客户端、地区端、地区端。
按照上面的思考路径,你会发现这些方向都很好,但问题是你不可能都做。所以,大家要注意两个关键词:取舍和阶段。
企业的资源有限,所以要有所取舍;还要考虑阶段性,思考未来三年(互联网公司可能是一年)你的公司最重要的获利成长空间在哪,后续所有的战略都围绕获利空间展开。
在实际战略制定中,一些企业常常会犯错误,这里有3个“C”需要大家格外关注:
第一个C是Consensus共识,战略要经过充分讨论,高管之间达成高度共识;
第二个C是Clarity清晰,公司上下都要清楚战略的方向,不能朝令夕改反复变化;
第三是Cascade解码,对战略有明确的拆解,有协作分工和时间规划,这是落地的前提。
讲完战略的重要性和关注点,我们一定要意识到一件事,战略不等于执行,两者之间有巨大的鸿沟。机会、资本、人才也不等于能执行。
回过头再看上面持续成功的公式,战略和组织能力是乘法的关系,不是加法,这意味着即便战略再好,没有好的组织能力落地战略,结果可能也只是零。
高效执行战略,最重要的是人,“老大”和“老大”下面的管理层非常重要,但光有这些人也是不够的,特别是当企业有了一定规模,市场竞争越来越来激烈后,就需要流程、文化、体系将高管们的战略渗透执行下去,大家比拼的就是谁的团队更高效、更有创新性。
这时,组织能力相比战略会成为一个较大的约束因素。为什么这么说?
这是因为组织能力提升涉及到的人数更多,需要所有员工的理解和执行,其中的沟通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,而战略少数人定就可以;两者要花的时间也不同,战略制定以月为单位,而组织能力调整以年为单位,还要看你的组织有多大,成功了多久。而在难度上,因为战略是理性决策的结果,而组织能力涉及到人,有更多的感性因素,所以更加复杂。
这意味着组织能力更难提升,它不像战略方向,会被竞争对手模仿和抄袭,反过来思考,组织能力也更容易成为一家企业的壁垒,让竞争对手很难轻易赶超。
免费咨询
立即预约免费产品演示
留言成功!
稍后工作人员将联系您。
扫码关注官方微信,
获取更多资料和活动信息
打开微信扫码
选择您的心仪职位
完成投递吧!